截至目前,已经分析了新加坡和越南的化工品消费市场结构及趋势,分别是《中国出口东南亚化工品系列(一):中国向新加坡出口了哪些化工品?》和《中国出口东南亚化工品系列(二):中国向越南出口了哪些化工品?》,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浏览。
,东南亚化工市场的发展,基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政策方面的宽松。行业内有人说,东南亚现在的化工市场环境,与中国九十年代极其相似,而经过了中国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的经验,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趋势也越发明晰。所以,就有很多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在积极布局东南亚化工产业,如环氧丙烷产业链、丙烯产业链等,都在加大对越南市场的投资力度。
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东南亚化工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尽可能确定目前在东南亚市场的投资方向,平头哥将会对中国出口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进行市场分析。本文,主要是分析中国出口到泰国主要的化学品类型及规模,让我们看看中国出口到泰国都是有哪些化学品?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到泰国的炭黑规模接近30万吨,是统计到的大宗化工品中出口量最大的化工品。炭黑在橡胶加工中,通过混炼加入橡胶中作补强剂(见增强材料)和填料,主要应用在轮胎行业中。
炭黑是由烃类完全燃烧或热解生成的黑色粉末,主要元素为碳,少量氧和硫。其中生产工艺为燃烧或热解,存在高温环境,并且伴随大量的能源消耗。泰国目前炭黑工厂较少,但是轮胎企业众多,特别是泰国南部,轮胎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对炭黑的消费需求,从而产生了供应缺口。
日本东海碳素公司在2022年下旬宣布,计划在泰国罗勇府新建一座炭黑工厂,计划在2023年7月份开工,2025年4月份之前完成投产,炭黑产能在18万吨/年。东海碳素公司投建炭黑工厂,也是看到了泰国轮胎行业的高速发展,对其炭黑的需求增长。
如果此工厂建成后,将会最大填补泰国18万吨/年的缺口,预期泰国炭黑的缺口将会降低至15万吨/年左右。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出口到泰国的油品添加剂规模在29万吨左右,柴油及乙烯焦油在25万吨左右,汽油及乙醇汽油在11万吨左右,煤油在3万吨左右,船用燃料油规模在2.5万吨左右。整体来说,泰国从中国进口的油品及相关产品,总计规模超过70万吨/年,具有较大的规模性。
泰国主要的炼油企业为PTT,全称为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属于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第170位,在泰国的总计炼油规模差超过1500万吨/年,总计有三座炼化一体化工厂,都属于PTT集团公司。
目前来看,泰国炼油能力充足,油品产出规模庞大,但是其油品添加剂产品供应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泰国PTT产业链精细化率不高,导致油品添加剂供应存在缺口。这一部分缺口,主要来自中国市场的补充,每年从中国进口油品添加剂类型有混合芳烃、MTBE、烷基化油、汽油抗爆剂等。
图1 泰国PTT润滑油工厂
根据中国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出口到泰国的塑料产品,PVC出口量为3.5万吨,聚乙烯超过2万吨,聚丙烯超过4万吨,PVC超过4万吨,PA6超过3万吨,SAP超过3万吨,聚甲醛超过2万吨。综合来看,中国出口到泰国的高分子粒子产品总计规模超过21万吨,属于大规模体量。
根据平头哥统计局,泰国PVC产能达到94万吨/年,PP产能也达到了250万吨/年,PE产能在426万吨/年,塑料粒子生产能力属于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之一。泰国生产的塑料粒子,更多在东南亚国家内部流通贸易,少量出口到欧洲及中东。所以,这也造成了对泰国当地对塑料粒子的需求差异化,其中泰国进口的塑料粒子,多以本地供应不足的牌号为主。
另外,泰国还在不断扩产其塑料粒子的生产规模,并且在不断新增可降解塑料产品的产能,予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2025年开始泰国将会禁止所有的废塑料进口,也将为当地塑料粒子的市场消费以及中国出口提供一定的空间。
泰国从中国进口多种类型的化工品,代表性产品有:元明粉、磷酸、二氯乙烷、硫酸、醋酸乙酯、三聚氰胺、MDI、聚乙二醇等。其中元明粉每年从中国进口超过16万吨,磷酸超过11万吨,二氯乙烷超过5万吨,硫酸超过5万吨,醋酸乙酯超过4万吨,三聚氰胺超过4万吨,MDI超过3.5万吨。
进口低于3万吨的化工品,还有EVA、顺丁橡胶、尿素、纯碱、包覆沥青、PC、减水剂、PBAT、异丙醇、环氧树脂、C5石油树脂、电石、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铵等,进口的种类繁多,但是规模都不大。
最后想说,泰国自身拥有强大的化工品生产能力,主要是得力于炼油及乙烯生产规模的庞大,泰国乙烯生产能力超过460万吨/年,丙烯生产能力超过337万吨/年,造就了规模化的炼化一体化产业链,也为自身本国的化工品供应提供了基础。随着泰国炼油规模的继续提高,中国出口到泰国的化工品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缩窄,唯有寻求差异化和高端化,中国化工品才有存在进一步出口到泰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