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货车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
八九十年代的货车司机都是“抢手货”
那个时候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老百姓手里没多少钱,大多数人家也就够穿衣吃饭。在八十年代初,自行车是“三大件”之一,可想而知,货车就更珍稀了!
不管你是自己买的车还是给厂里开的货车,只要手里有方向盘,那就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隔壁村一户人家,那是远近村民都羡慕的“有钱人家”。他们家有辆大货车,偶尔会拉一些烂掉的香蕉回来倒在路边,每到这时,村里孩子们都特别兴奋,等大车一开走,就迫不及待的去“垃圾堆”里“淘金”。
货车司机的好日子几乎横贯了整个八十、九十年代。
到本世纪初,虽然不如从前那么红火,比不上以往那么挣钱,但依然是个不错的职业,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争相入行。
可惜时代是不会一成不变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货车司机的处境也跟着变得越来越艰难,最近这几年越发严峻。现在再谈起货车司机,大家都说又苦又累,危险不说,还挣不到钱,很多人迫不得已转了行。
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冲击
以前的货车拉货空间大,相对自由,这几年公转铁、公转水的大力推进,导致公路货运很大一部分货源被分散,可选择的范围变小。
二、入行门槛越来越低
八九十年代,想要买辆货车不仅要拿出全家的积蓄,还得四处借钱,买车成本高,买的人也就少,那个时候的行情是货多车少。
这些年各种贷款发展了起来,买车可以0首付、分期付款,成本远比三十年前低,盲目跟风入行的人越来越多,车多货少,司机自然不再赚钱。
三、内部竞争恶性循环
货车多了,货车司机之间的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多拉一趟货,有些司机只能通过降低运费来“抢生意”。你和货主谈好了一车货,过会儿人家打电话过来说有人出了更低的价——你被撬货了。
一个货车司机的亲身经历,原本6600的运费被对手压到了3800,司机之间的恶性竞争没有底线,彻底乱了行业规矩。
“一嘟嘟、二杀猪,有女都嫁司机郎”,这是八九十年代流传的顺口溜,在当时开货车来钱快,不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驾驶员都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然而从80年代到现在,也就30多年的时间,货车司机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司机感慨说:开车二十多年,公路越造越宽,造车技术越来越好,啥都比以前好,可为啥到手的钱越来越少了?
现如今,行业内仍然留存着很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牌司机,会时常怀念过去的辉煌,只是现在我们再回头去看,那个风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