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停车1分钟12分被扣光?卡友:要“尺度”也要“温度”! 2023-10-24 09:19:00   来源:易罐

货车司机和交警路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不打不相识”。当然,这里的“打”可不是打架的意思,而是打交道。

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卡车。只要有卡车,就少不了交警、路政,也免不了有执法矛盾。



灵活执法、柔性执法一直是卡友们的呼声,也是交管部门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然而纵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想要贯彻落实此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停车1分钟,扣12分罚400?


一位外地货车司机来上海送货,将车停在路边1分钟设置导航,突然交警送来了“惊喜”。

高速入口违停,扣9分罚200;货物超过车窗,又扣3分加罚300。驾驶证被扣满12分,司机无法继续开车,崩溃大哭“为什么不给我一条活路”。 




我并不同情这位货车司机,因为他确实做错了事,被处罚是情有可原。但我也在想,交警在执法时能否设身处地考虑一下,优先劝离或者不把12分扣完?这样既做出合理的判罚,又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在货车司机误入禁区或是疲劳驾驶被发现时,交警贴出特殊罚单,不扣分罚款,而是罚司机去服务区休息、手抄交规等等。

交警的做法自然赢得了一众掌声,暖心的留言、暖心的执法、暖心的回应,这种良性关系才是文明交通最好的写照!


一台收割机引发的轩然大波


就在前两天,一卡友拉收割机在临汾南辛店收费站驶离高速时,被收费员以车辆超高、超限为由,不予免费放行。收费员脱口而出的一句“你为什么从我这下”,更让网友群情激奋。

最终,当班收费员停岗学习三个月,考核合格后再上岗;当班收费班长免职;收费站站长诫勉谈话;公司相关领导作出深刻检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5月份的时候有这么一则消息,说河南某收费站拦截上百台收割机,堵了好几天无法下高速,造成农民大量经济损失。

首先咱们要关注下这件事的官方辟谣:




尽管收费站按规定办事并没有错误,但河南省在这件事上还是成了反面教材,而作为正面教材的安徽省和湖北省,多举措全力保证农机运输,则让卡友们交口称赞!

说到底,货车司机为民生保供带来便利,也希望自己能享受便利。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开绿灯,这种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方式岂不是两全其美? 



线椒不是辣椒,粉蕉不是香蕉


相信常拉绿通的卡友对这个话题一定深有体会,辣椒是绿通,线椒为什么不是?香蕉是绿通,粉蕉为什么不是?

近些年,关于绿通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有因为车厢放了一块篷布,收费员认定“货物混装”不免绿通的。有拉一车西瓜被要求整车货物搬下来检查,否则不免绿通的…




尽管这些事件最终都是以退还司机过路费、收费站道歉结尾,算是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绿通纠纷,以及如何才能避免。




首先,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收费员对绿通政策理解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才导致误判和矛盾激化。必须要加强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处事能力。

其次,全国高速收费站将《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作为“绿通”减免的执行依据,名单要保持动态更新和调整,不断细化、优化,尽可能做到完善。

最后,面对可能出现的绿通争议,既要保证规定的准确性,也要考虑其适用性。可以按规章办事,但不能利用手上的权利来为难货车司机。




绿通本是为惠民而生,只有吃透政策,灵活运用,不“钻牛角尖”,才能真正服务大众,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也让保障民生的货车司机得到尊重。



严守规定VS灵活变通,我想说…


我们都知道,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规劝司机文明驾驶。面对失范行为,简单生硬的“一抓就罚”、“一罚了之”虽然省事,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严守规定不是错,灵活变通更暖心。无论是疫情时一张薄薄的通行证,疲劳驾驶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还是交警路边帮卡友卖货的一条朋友圈,这些闪着人性光辉的故事总会让人感动。

张弛有度、宽严相济,用更柔软的身段、更人性化的举措来执行规则。我们呼吁更多这样的“柔性执法”,给司机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温度!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