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14省市正抓紧建设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黄金效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对此表示,应加快推进新通道决策、立项,进一步畅通长江航运,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资源优势,更好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介绍,2018年,长江水系14省市大力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一批航运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一批航道及通航设施、港口物流等项目陆续完工或开建,水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实现贯通并投入试运行,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长江口南槽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提前半年开工。黄金水道建设全面提速,通航能力持续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干线年货物通过量达到26.9亿吨,同比增长7.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50万TEU,同比增长6.1%;三峡枢纽通过量1.44亿吨,同比增长3.9%。长江航运物质基础日益雄厚,形成了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14个亿吨大港,建成了587个万吨级泊位。长江航运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作用愈加凸显。
长航局局长唐冠军2月26日在2019年长江港航工作座谈会介绍,2018年,对104家航运企业和21家港口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航运企业盈利面为76.9%,其中旅客运输、载货汽车滚装运输、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盈利面均在85%以上,港口企业盈利面为66.7%。
但同时,长江航运新通道建设也迫在眉睫。“三峡船闸运量早在2011年就突破1亿吨,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2018年已达到1.44亿吨。面对旺盛的运输需求,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显现,需要尽快决策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何建中说。
三峡工程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自2003年6月蓄水通航以来,三峡船闸运量年均增长14.5%,为长江中上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何建中说,目前三峡船闸各项运行参数均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进一步挖潜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但过闸需求仍将较快增长。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到2050年三峡过坝货运需求约2.6亿吨、客运380万人次。
何建中建议,加快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并完善技术储备,进一步深化船型、船闸尺度、线路、引航道布置、通航标准、鱼道、配套设施等专题研究,确保三峡枢纽既有船闸和新通道安全高效、匹配运行。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今年两会上,民盟中央也提交了关于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的提案。提案建议强化港口与中远海运等大型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开辟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间的航线网络,推进长江航运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以上海港长江港航平台为基础,加快口岸监管“单一窗口”与“单一系统”建设,打造长三角港口公共服务平台。
同时在港口集团层面形成上海、浙江、江苏三者之间的资本合作,通过股权置换、相互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港口间战略合作,实现业务运作的利益共享。
唐冠军介绍,长航局今年要持续推进“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高质量维护好长江口及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稳步实施“645工程”,加快研究并实施好重庆至宜宾段生态航道建设工程,打通长江干线与支流航道的关节,实现长江航道网络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三峡船闸和升船机通航效率,积极配合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
长航局今年还将落实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重点推进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二期、羊石盘至上白沙、土桥二期、长江航运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好三峡水运新通道航运关键技术比较研究及建设期间配合协调等工作。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围绕建设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长江沿线省市已开始动手。2018年,重庆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480万标箱。重庆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介绍,今年重庆市计划完成水运25亿元,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
去年底,湖北省宜昌市21个交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多个重大项目名列其中。根据《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宜昌将在长江以南新建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翻坝运输管道;在长江以北新建翻坝高速公路,并沿江布局茅坪港、红花套港、白洋港、枝城港、云池港、七星台港6座港口。
到2020年,宜昌市高速公路将确保建成720公里,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白洋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建成3000吨级泊位15个,形成江北、江南翻坝通道“两翼”格局及坝上、坝下转运港口集群,构筑以长江三峡干流航道为主、公路及铁路为辅、管道运输为补充的综合运输体系。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