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的事故预防知识
装油设备不符合规范、设备失灵、冒油泄漏、静电放电和人为的误操作是发生油罐车火灾的主要原因。根据经验教训,保证油罐车装油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静电接地不可忽视。
从油罐车来看,静电主要产生部位是泵、过滤器和管道。油罐车加注系统的静电产生量比地面管道高得多。有关资料反映:如果用一条长250m、直径100mm的地下管以2500L/min流量泵送油时,从加油枪出来的电荷量一般仅有几度,而经过油罐车后电荷量却超过,这些静电主要产生于油罐车的过滤器,所以如果油罐车未接地就进行装卸作业,油罐体可带10kV以上的电压;因此对于静电隐患,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装油前先接好接地线,并经常检查其完好情况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防静电标准。②装油时鹤管必须伸至油罐底部,管口距罐底部应保持在15cm左右,并严格控制灌装初速在1m/s以内,直到出油口被浸没后再逐步加大流速,但最高流速不得超过4.5m/s,以杜绝喷溅造成的静电事故;③装油结束后,必须在稳油5min后才能断开接地。因为装好油后,由于油品在罐内流动,致使油面电位还要保持几分钟之久。
(2)不能因为有良好的接地而放松警惕。静电接地只能导走与其紧密连
接的“导体”(金属、人体、导电液体等)上的静电,而对于不与其连接的孤立导体以及非导体(油类、橡胶、树脂、玻璃等)上的静电荷却无能为力或在短时间内难以导除;因此,操作者在静电接地的同时,还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并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隐患,同时要掌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办法和抢救措施。
(3)防止人身带电。
在装卸作业时,人体必然要与工作对象(汽车油槽车)、工作物相接触产生摩擦,这便极易产生静电,并有可能形成静电放电,如果此时恰遇易燃易爆的油蒸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其目的是将人体接地。此外,。所穿鞋子应为薄尼龙袜或其他导电性袜子,严禁在防静电鞋底上粘贴绝缘胶片,并应作定期检查。
(4)对“转换装油”造成的事故也应足够重视。
这种事故主要发生在用装过汽油的油罐车来装柴油的时候,汽油的闪点低于柴油,如果把柴油注入一个含有汽油蒸气的油罐车内,汽油蒸气因被倾入的柴油液体吸收而减小压力,随之空气被吸入槽车内,且在液体表面与空气吸入点之间的某处就形成了易燃混合物,遇静电积聚放电即会产生爆炸事故。因此,在需要“转换装油”时,必须先将槽车内的汽油清除干净,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必须使用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的设备。
发油台的自控、遥控、计量仪器仪表、阀门等设备,必须定期检验和标定,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发油设备的材质不能轻视。发油鹤管严禁采用不导电的聚乙烯软管做输油管线,装卸油品时严禁使用塑料容器。以上都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同时对静电接地装置不能凑合,一定要严格按规范办事,认真安装,定期检查。对目前普遍使用夹子和磁力接头接地的,不应随便夹在或吸附在油槽车随意部位,甚至在油漆的表面。这是对防静电极为不利的,更是一种大的隐患。
油罐车交通事故应急知识:
一、事故类型
1 、财产事故:运输油罐车发生的使自身或其他物体产生损害的事故。
2 、车辆互碰事故:运输油罐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的一方或多方碰撞事故。
3 、与非机动车、行人互碰事故:运输油罐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
4 、设备事故:运输油罐车在装油、卸油过程中,损坏静态付油、收油设施的事故。
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遇到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
1、保持车距。市内道路保持50米以上车距;高速公路保持150米车距。
2、尽量快速通过,切勿随意变道,加塞危化品车辆。
3、逃离至安全地带后,驾乘人员、沿线居民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交通执法部门报警,同时拨打119联系消防部门救援。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报警时应尽量描述事故现场情况,如涉事化危品种类、现场是否有泄漏、是否发生爆炸或燃烧、周围是否有水体等细节。
遇到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财产事故
1 、载油车辆发生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
2 、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检查损害情况,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并立即上报。
3 、伤及电力、煤气等具有危险性的设备,应立即报警,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4、伤及通讯、照明、交通信号、园林绿化、道路等公共设施应报告相关部门。
(二)车辆互碰事故
1 、载油车辆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
2、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查看对方车辆有无人员受伤。如有伤者,应立即抢救,并报警。
3 、车辆损失严重或有伤者,应当抢救伤者,及时报警。
4、车辆损失在"保险简易处理程序"范围内,经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同意后,可以"私了";。
(三)与非机动车、行人互碰事故
1、载油车辆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碰撞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并请周围群众帮助救助伤者。
2 、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立即察看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有无受伤情况。
3 、如伤者轻微,经受伤人书面同意后,可以撤离现场。
(四)设备事故
1、装油、卸油车辆在装、卸油过程中,对静态装油、卸油设施发生碰、撞、挂、拉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
2、检查车辆及装油、卸油设施有无漏油,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3、如果在装油时发生事故,应立即通知装油人员关闭装油阀,如无油品泄漏,与装油等人员一道处理善后,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事态严重的应报警。
4、如果在卸油时发生事故,应立即关闭卸油阀,如无油品泄漏,与卸油等人员一道处理善后事宜,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事态严重的应报警。
5 、如有人员受伤,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报警。
6 、如果有油品溢出,需要移动车辆,禁止启动车辆,应当用人工将油罐车推离现场。
三、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当保护现场。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原始、真实的证据。
四、如有火情发生,按"火情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五、如有跑、冒、撒、漏油品事故发生,按“跑冒撒漏油品事故应急预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