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好像开“盲盒”?不放过一件危险品! 2021-07-12 09:50:13   来源:易罐

  下午一两点时分,烈日炙烤着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水泥地。一位身材娇小、戴着眼镜、身穿制服的年轻女子,手里拎着一个绿色的大箱子,眼睛紧盯着一个正在打开的集装箱。

  她叫陈维,坚守海事危防监管一线19年,成绩斐然,记者近日直击这位海事领域的“女福尔摩斯”现场“开箱”。青年报记者 郭颖

  每次“开箱”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陈维这次开箱查验的是一批出口到美国的电动山地自行车。

  集装箱被打开了,一个个纸箱垒起来,正好塞满整个集装箱,码头工人用工具才费力地把其中一个纸箱“抠”出来。

  纸箱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包括车轮在内的自行车零部件,陈维直奔它的“心脏部位”——车身而去,打开一看,赫然是一块不小的锂电池。陈维认真查看锂电池上的文字,一边核对着运输材料,果断作出判断:这批电动自行车作为普通货物而没有按照危险品进行运输,如果托运人无法提交这票货物属于普通货物的证明材料,那就属于违规,通知货主,接受调查。

  “不管多少容量,锂电池都属于危险品。危险品不是不能运输,而是需要符合危险品的要求来运输。那样的话,运输成本就是普通货物的1至3倍,因此有些货主就抱有侥幸心理谎报瞒报。”看似面无波澜的陈维,其实有一颗感性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查验危险品? 对于危险品,不做好防范,万一在海上起火,很难施救,只能看着它烧。”陈维说起了一个至今让她刻骨铭心的案例。

  那是2002年,陈维刚刚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进入浦东海事局。当时,有一艘装载着4400个集装箱的货轮着火,大火在海上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两名船员失踪。这一惨痛事件让初涉海事的陈维震撼,由此立志:不能放过任何一件危险品!不要以为开箱就像开“盲盒”,陈维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每次开箱查验前,她都会去查阅资料,根据经验作出判断。

  成立工作室核心成员均龄 32 岁

  每次开箱查验时,陈维都会拎着一个绿色箱子,这是海事危险货物开箱检查的查验箱,也是陈维的“百宝箱”。

  “百宝箱”里都有什么? 打火机和防护服必不可少,还有口罩、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试管、漏斗、玻璃管、吸耳球等,一应俱全。

  “开箱查验只有打开才会知道开到了什么。有时候即使打开包装,也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什么,所以就得取样送检。”曾经在取样一票货物时,戴着多层纱布手套的工人碰到了一点样品,虎口处便立马脱皮红肿。“如何规范取样操作,保护现场人员?”就这样,身经百战的陈维,“百宝箱”里的工具越来越多。

  2010年,陈维工作室成立。十多年来,共有46位成员先后在工作室工作过,现在有32位成员离开工作室,奋斗在其他工作岗位。工作室目前有核心成员13名,平均年龄32岁。

  在陈维工作室,青年报记者看到,各种危险品的样品摆放在货架上,作为教学用具。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含火药的玩具枪子弹、射钉弹、摔炮等以外,就连赛璐珞材质的乒乓球、油性记号笔等,都属于易燃危险品。

  铁面无私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

  作为我国外贸危险品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19年来,陈维共查获了1077起、1750个谎报瞒报的危险品集装箱,保障每年将近2000万标箱安全进出港口。在开箱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她探索提炼并推广“陈维工作法”,推动开箱查验作为海事管理措施写入两部国务院行政法规。

  不少高档的美规车是通过集装箱船舶进口的,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规定,用集装箱装运机动车辆,如果机动车辆油箱内存有燃油,则属于9类危险货物。

 有一次,陈维和工作室成员刘晓东在外高桥四期码头进口查验场地对3个普通货物集装箱进行检查,发现集装箱内共“藏”有保时捷、宝马等进口车辆共6台。陈维刚准备上车查看车辆油箱内是否有燃油,被现场的货代一把拦下:“你要干吗?”“我要查看这个车里是否有燃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陈维坚持要上车,发现油箱里确实有燃油,车子能发动,这批豪车就这么被陈维“拦”了下来。  

  “不能让船舶带病离港,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安全隐患,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2017年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殊荣的陈维,目前已经履新出任浦东海事局副局长,面对新的征程,她将再度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