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派督查组突击检查:违规底盘车被抓现行 2021-08-03 15:47:51   来源:易罐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派督导检查组赴四川省成都市对一处货车交易市场进行突击检查。

在某汽车专卖店处,督导组发现了一处违规现象:大部分待售的崭新货车居然是没有安装车厢的“底盘车”?

载货车没有车厢,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后经调查人员查问,企业员工坦白事实:消费者买走这些底盘车,是为了日后加装成为便于超载的‘加强型货厢’。

而根据相关法条,专卖店这样做是违反规定的!

而据督导组调查,这样的违规的专卖店在成都不止一家,而汽车销售企业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迎合目前的”超载市场“,因为厂家生产的正规货厢达不到用户需求,更不敢直接出售超载的违规货厢,这才有了这种”旁门左道“,只出售‘底盘车’,用户买到手之后,再自己到”小工厂“去加装,成为”超载“货车。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让督导组咋舌的是,一些专卖店除了违规出售底盘车,甚至还直接出售”超载载货车“,在现场,督导组随机对一辆疑似超重的载货车进行称重,显示结果是该车辆在合格证上标示的整车重量是2720公斤,而现场实际测重是3620公斤,整整超重900公斤!

好好的车,到底是重在哪里呢,其实主要是加宽加厚了车厢,再给底盘增加承重强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方便日后车主“超载运输”。

且不说超载问题,这样做其实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为超载“定制车辆”,在卡圈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除了生产“超重货车”,前两年的“大吨小标”事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蓝牌轻卡空车超载?作弊者为了“超载”无所不用其极。

举个例子,一款车整车自重4吨。但厂家却在它出厂时将它的重量改成6吨,这样的操作可以让货车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获得超过两吨的合法超载额度。

而经销商为了让“大吨小标”轻卡上蓝牌也是见招拆招,比如在上秤前拆解零部件,甚至会为了上牌检查,定制一批轻量车厢,通过检验后再换上“超载”货厢。

近些年,相关部门为了打击“超载”问题,也约谈了相关企业,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其中大家熟知的就是“一超四罚”,即对超限运输车辆的承运人、装载企业、货运企业、驾驶人实行“一超四罚”制度。

奈何“雷声大,雨点小”,一超四罚见效甚微,究其原因,当今货运行业普遍运价低迷,卡友为了生存,只能铤而走险。

据卡车e族了解,如今全国各地对于商用车的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参差不齐,如果能够全面严格管控,不给经销商和违法工厂一点空子钻,”百吨王“乱象或许才能被真正杜绝。

最后提醒各位卡友,一般因为”超载“问题受罚最严重的还是驾驶员,既罚款就耽误时间,不要铤而走险,只有卡友从源头抵制违规操作,货运环境自然才会越来越好。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