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突如其来的能耗双控之外,今年的化工企业照样面临着供暖季错峰生产的情况。冬季的气象条件导致重污染天气易发频发,因此生态环境部每年都会颁布应对文件,也就是工业企业面临的“停工令”。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重点区域2021-2022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可知,自今年四季度至明年3月底开展的为期6个月的环保“停工令”,涉及了全国7省65城。
今年的范围涉及的更广,直接增加了26个地级市,而环保“停工令”将一直持续至2022年3月末,会直接影响到化工、建筑、煤炭、金属加工等多个对环境污染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这也意味着,65个地区的工业企业将在供暖季面临停限产的遭遇,再想开工生产,就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
6省27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新一轮“停工令”发布
生态环境部对于采暖季错峰生产的要求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危言耸听。近日,山东、河南、河北等6省27市先后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涂料、建筑、建材、矿山等工业企业及相关大宗建材运输受限较大。
山东省:
济南: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淄博: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烟台: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Ⅱ级响应。
济宁: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II级应急响应。
潍坊: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滨州: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聊城: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泰安: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河南省:
郑州: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
洛阳: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Ⅱ级)预警响应。
许昌: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Ⅱ级)响应。
焦作:启动焦作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II级响应)。
鹤壁: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应急响应。
濮阳: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实施II级应急响应。
陕西省:
西安: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信息,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咸阳:发布橙色预警信息,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江苏省:
徐州: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从黄色升级至橙色。
四川省:
成都: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德阳: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级别升级为橙色预警。
眉山: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乐山: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执行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措施。
河北省:
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廊坊: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衡水: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邢台:启动Ⅱ级(橙色)应急响应。
……
多地要求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严格依法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急减排清单确定的减排措施。未纳入保障类减排清单的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施工工地禁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等。未安装密闭装置易产生遗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运输车辆应停止上路。
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厂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及在政府划定的高排放禁用区内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环保督察重磅来袭,多个地区几万家企业受影响
提到大气污染,就必然离不开环保方面的督察问题。据公开资料,今年下半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开展了第二轮第四批环保督察,12月又对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四个地区开展第二轮第五批环保督察。要求严格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江苏、重庆等地区也陆续开展了当地的环保督察。
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地区覆盖了磷化工大省贵州、湖北、四川,煤化工重地陕西,氯碱化工大省宁夏,石油化工重镇黑龙江,以及山东、广东等化工大省,可谓是大半个中国的化工企业都将受到影响。大企业的环保以及三废方面可能做的更好,但一些中小企业或者是作坊式的小化工企业,在严格的监管面前,就有一定的风险被关停整改,或者是自己选择关厂躲避检查。
疫情持续发酵,地区封控,运输暂停,企业停工
看到这里有些企业表示,自己所在的区域在环保、能耗方面的管控都没有特别严格,也会庆幸是不是能够躲过这一波浪潮。但事实上,有一种危机是大家共同面临的,就是疫情突袭。
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已在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国内的天津、广州、长沙等地也陆续出现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严峻态势不容小觑。月初起,浙江地区20余家上市公司公告停产,其中十几家化工上市公司和子公司临停,染料龙头浙江龙盛、闰土股份、表活剂龙头皇马科技,离子交换树脂骨干争光股份、光引发剂行业龙头扬帆新材、一体化氟精细化工龙头中欣氟材、二甲戊灵细分领域龙头贝斯美、维生素生产巨头新和成等均被涉及。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浙江省高速封闭,停工停运停产,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封闭,200余条公交线路停运。印染之都浙江绍兴、准一线城市浙江杭州,以及全国综合运输城市浙江宁波等地都受到了疫情影响。尽管部分区域已经解禁,工厂的生产运营和运输能否迅速复原还要考虑很多综合因素。
宁波镇海工业企业一律停工,石化连续性生产企业压减生产负荷。其他车辆一律禁止上路。绍兴上虞全部停运,各类企业暂时停工;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暂时停学。全区所有工业企业一律实施停产防疫,非化企业12月9日14时起立即严格执行停产防疫措施,化工企业12月9日14时起严格执行停止投料,启动执行安全停产方案,有检维修等作业的一并执行停止作业。
另外,内蒙古满洲里全面停航、列车停运、停课停业;黑龙江讷河市其他业态一律停工停产停业。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运车辆等公共交通暂停营运。陕西暂停铜川至西安的班车客运、定制客运和旅游包车服务;安徽宿州东至灵璧、宿州东至泗县、宿州东至宿州快客站线路将暂停运营,恢复时间另行通告。江苏徐州周边徐州南、徐州西、柳新、吕梁、东探收费站入口关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百个地区受到限制,停工停业、停航停运,开工率大大降低,华东、华南、华北、华中等多个地区均有涉及,覆盖了5万余家知名化工企业,更推进了不合规化工企业的淘汰和洗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下游房地产、家电、家具等行业进入寒冬,外贸运输运费上涨、一箱难求,也使得下游行业的日子“不好过”,整体呈现萧条态势。
成本端持续上游,需求端骤然降温,企业开工订单稀少无法盈利的同时,还要承担房租水电、人工成本等费用,更让企业表示,呼吸都成了罪过,还不如“冬眠”算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工厂已经大面积停工,部分企业12月就早早的开启了春节假期,路边的小店也大半贴出了“旺铺招租”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