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作为特种运输的一种,由于运输的货物品类繁多,运输过程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对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及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危货驾驶员作为运输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一环,承担着主要运输任务,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运输安全、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危货驾驶员的现状如何?他们面临着什么困难?近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全国危货驾驶员从业情况报告。
调研成果系列分享之一:企业及人员基本情况
企业概况
近年来,我国危货道路运输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运输业户以民营企业为主。
由于我国各类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量不同,受访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最多的危险货物类别及其占比,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1) 第3类 易燃液体,占总数的17.08%;
(2) 第2类 气体,占总数的16.25%;
(3) 第8类 腐蚀性物质,占总数的14.58%。
受访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最少的危险货物类别及其占比,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1)第7类 放射性物质;
(2)医疗废物;
(3)第1类 爆炸品。
上述三类合计仅占总数的6.25%。
驾驶员短缺情况:有近47%的企业存在危货驾驶员短缺情况,其中,约13%的企业危货驾驶员远远不足、严重短缺。
企业招聘途径:超过80%的企业选择“社会招聘”作为招聘危货驾驶员的主要途径。从新招聘人员来源看,多数为变更服务单位(“跳槽”),约占45%;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增驾的约占33%;进城务工人员约占20%。
危货驾驶员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与普货行业相同,危货驾驶员的职业特征较为明显,以男性为主,占比达到99.69%。其中,以年龄范围在35岁-50岁的中年已婚男性为主力军,大部分得到了家人支持从事该职业。
受访者学历主要集中在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下,占比超过90%。其中,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上人员学历占比高于普货驾驶员。农村户籍与城镇户籍从业人员数量差距不大,相差约8个百分点,有近60%的人员选择在户籍地就业。
危货驾驶员就业稳定性较强,从业时间在5年以上的人员占比达到94%,其中10年以上的约为78%,但社会认可度、受尊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业概况
从业原因:约57%的危货驾驶员认为该职业“收入稳定,多劳多得”,而由于“学历低,仅仅是谋生手段”而选择该职业的人员约占49%,超过30%的人员“对工作内容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约29%的危货驾驶员因看好行业今后发展趋势而选择从事该职业。
继续教育:超过95%的危货驾驶员主要通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
事故处理:发生事故后,约97%的受访者表示会按照企业操作规范进行应急处置。
调研成果系列分享之二:工作、健康及待遇情况
工作问题较突出
工作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危货驾驶员平均每月工作26.84天,平均每天工作9.63小时,24小时累计最长驾驶时间平均为9.64小时。
行车问题:约有87%的危货驾驶员认为在行车中遇到困难最突出的是城市道路限行问题;其次是节假日限行,约为75%。
停车问题:约85%的危货驾驶员认为在城市道路中出现的停车难、休息区域少问题最突出,其次是在高速公路上,约为47%。
执法问题:从遇到的执法问题方面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处罚标准不一,占63.95%,以及处罚额度较大,占63.77%。此外,没有票据,也是危货驾驶员在被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身心健康要关注
从危货驾驶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压力方面看,按重要性排序前三的是:
(1)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危险性大,责任大”,占比为26.27%;
(2) “工作时间长,休息不够充分”,占比为14.47%;
(3) “对驾驶员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占比为13.50%。
此外,行车难、如厕难、用餐难以及执法问题也是危货驾驶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从危货驾驶员工作过程中身心健康存在的压力情况方面看,排在前三位的是:
(1)“行车精神高度紧张,突发状况多”,占比为21.88%;
(2)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危险性大,内心时常担心害怕”,占比为21.29%;
(3) “劳动强度大,休息不够充分”,占比为18.18%。
从危货驾驶员患有的职业病种类方面看,患有“颈椎病”的排在首位,约占总数的66%,其次是患有“腰椎疾病”,约占61%,第三是患有“肩周炎”。
薪资待遇有差距
调查显示,受访危货驾驶员平均薪资约为7500元/月,其中最高约为12400元/月。危货驾驶员理想收入主要分布在7000-10000元和10000-15000元两个区间,约占30%和40%。企业实际支付薪资与危货驾驶员的期望薪资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企业为危货驾驶员提供的待遇方面,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
(1)缴纳“五险”的约占89%;
(2)提供免费体检的约占79%;
(3)提供岗位培训的约占56%;
(4)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约占51%。
在希望获得的福利方面,危货驾驶员最关心的是涉及住房有关的福利,希望享有“公积金”、“住房补贴”的各占约16%。而对目前享有的福利待遇较为满意,无福利诉求的约占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危货运输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运输业户和车辆逐年增加。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近30%的危货驾驶员因看好行业今后发展趋势而选择从事该职业。由于门槛相对较低、收入相对稳定且家人支持,已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业稳定性较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业者中50岁-60岁的人员占比达到近20%,而以“90后”为主的年轻驾驶员数量过少,行业正面临着驾驶员年龄严重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驾驶员短缺现象堪忧。此外,危货驾驶员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受尊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不断加强危货驾驶员的职业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由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特殊性、危险性和专业性,决定了从业人员需要更高的抗压能力,更扎实的职业技能,以及更加便利化、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但目前,危货驾驶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限行多、停车难、如厕难、用餐难以及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给危货驾驶员业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便。
建议规范全国通限行规定,科学制定通行措施;合理设置危货车辆停放区域,优化服务区服务司机的功能;科学设置危货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限制,改善驾驶员的从业工作环境,关心关爱危货驾驶员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保障运输安全和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