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内疫情形势突然严峻!全国多地仓库对疫情期间提货要求严格,对外省车辆及行程码带星号地区多需24小时或48小时之内核酸报告。
1、盛泽:货运驾驶员开展专场核酸检测
绸都盛泽每天有大量的原料、产品通过物流货运进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工作,进一步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月29日下午1点至晚上10点,盛泽镇专门为在盛的货运驾驶员开展专场核酸检测。
盛泽镇2个卡口(G1522、G524)每天货车的通行量非常大,仅G524国道盛泽卡口(兴桥)一天的货车通行量就有3000辆左右。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报告对广大货运车辆驾驶员尤为重要,专门为广大的货运驾驶员们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极大地保障了盛泽众多企业的运转。
根据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要求,目前,全镇所有货运车辆的相关企业或司乘人员须主动扫码填报相关信息(包括物流企业、生产生活企业和个体户),全面做好信息登记上报工作。对有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上海:部分物流企业暂停进仓收货
3月27日晚,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由于封控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目前首批封控区的部分物流企业已发布通知暂停进仓收货、发货业务直至2022年4月1日5时恢复。
根据公告,首批封控区域包括浦东、奉贤,金山,崇明四区以及闵行区所辖二街道,松江区所辖四镇。涉及面积4000平方公里左右,占上海市域面积超过60%;涉及人口超过800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据悉,第一批封控面积多达4000平方公里左右,占上海市域面积超过60%;整体范围接近于两个深圳市的面积!更为重要的,已经开始封控的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不仅是上海仓库、物流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也是通往上海核心港区--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必经之路!
从27日凌晨开始,辖区内生产企业,以及所有国际货运代理、跨境电商物流、外贸或者跨境电商卖家企业的仓库,都已经在配合政府防疫管控的要求,全面停止作业!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长三角外贸出口咽喉、以及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所在地,上海这次持续8天(自3月28日至4月5日)的“半瘫”,预计将给全球航运物流业带来新一波严重冲击和影响!深圳停摆对航运业的影响还没退去,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又拉响警报,其叠加效应或将对全球航运和国际物流业带来严重冲击,短期将直接导致上海港航运物流业混乱,长期来看,将助推拥堵、延误和运费上涨!
3、扬州:主城区运输车辆不得停靠
进入主城区运输,运输车辆不得停靠任何地点。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进入主城区运输途中,车辆不得停靠任何地点,驾乘人员不得随意下车。到达装(卸)货地点后由企业对车辆进行消杀作业。
货物即装(卸)即走,原则上驾乘人员不得下车,如需下车要加穿防护服,由企业安排到指定地点休息,实行全程管控,不得随意走动。企业要及时协助离扬驾乘人员到指定地点开展核酸检测。
运输车辆离开扬州需由企业接驳人员携带车辆通行证全程“点对点”护送到高速出口,并将车辆通行证收回。
4、河南:进入一律赋予黄码
近日,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通知指出,3月22日0时起,河南对省外返豫入豫人员,实行入豫即赋黄码、三天两次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被赋黄码的入豫过境人员,如在全省境内通行期间未下高速公路、未出铁路车站、机场,高速、铁路及机场管理部门应准予放行离豫;在高速服务区、铁路车站、机场内上述人员严格落实相应防疫措施后,准予放行。
原料及产品运输缓慢
企业被迫降低开机率
从下游方面来看,江苏167个高速公路出口临时关闭,物流运输受限对下游工厂的影响主要在于成品销售方面,同样由于车辆运输受到一定限制,成品无法运出。即使有订单需要采购,但物流停运,部分交通管制,运输难度增加,采购较为谨慎,多数观望为主,入市积极性不高。全国疫情的反复,让各地的纺织品发运受到影响,下游企业成品库存或将有一定累积,这让不少企业产生了短期减产甚至停产的想法。
河北邯郸某中型纺织厂表示,企业之所以有短期减产甚至停产的预期,一是因为国内疫情大面积扩散,防控力度持续升级,部分地区物流陷入停摆状态,让纺织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企业面临棉花仓储库出库受到制约,棉纱发运不顺畅,且运费不断上涨的困境。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加大了出口接单的难度。俄乌局势、国内疫情及美联储加息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使市场成交趋于谨慎。
据了解,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目前江苏南部市县通往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地的高速出口多处关闭,货物流通暂停,该区域内大中型棉花贸易、纺织、服装等企业产品交易流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江苏盐城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春节过后企业产品购销缓慢,原棉库存减至半个月左右,产成品积压在一个月左右。虽然后期市场流通恢复后棉花采购补库问题不大,但当前尚不明朗的疫情走势,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江苏某纱线企业目前产品主要销往沪、闽、浙和广州、深圳等地。受疫情管控影响,企业开机率下滑至60%~70%,部分员工居家、居厂实行“3+11”防疫管理,同时原料及产品运输缓慢,企业被迫降低开机率。相关人士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多数地区至少实行“3+11”的管控措施,一旦某地风控级别升高,其封闭式严格管理至少要14天。尽管当下是用棉企业节后生产原料补库和销售启动期,但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只得通过减少开机率的办法克服暂时困难。预计一些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地区的纺织企业开机率或将继续下降,企业放假恐难避免。
湖北省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受订单不足影响,经营压力较大。订单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皮棉价格太高导致棉纱成本增加,下游客户无法接受;二是国内疫情出现反弹迹象,各地出台道路管控措施,造成棉纱销售迟缓。
据了解,该企业原料库存在一个月左右,32s纱线报价在29000元/吨~30000元/吨,精梳40s纱线报价在33300元/吨~33500元/吨。随着原料的消耗,企业逐渐进入补库期,由于订单较少,企业谨慎补库。此外,当地一些小型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若后期企业订单依旧无法好转,企业计划将在4月初停机放假。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本轮疫情来势汹汹,但国家防控机制及相关政策正逐步健全,短期内核酸检测、安全检查、交通管制等措施会对纺织原料运输、纺织品流通等造成较大影响,但未来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有望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