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家林采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油价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影响。”该言论一经发布,引起了广大货运司机的强烈不满!
近两年,柴油价格已经几近翻倍,所谓经济学家,可以说话、可以用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明明很浅显的道理,没必要为了语出惊人找存在感,而选择漏洞百出的胡说八道。
总体来看,【油价的上涨】以及【运费的难涨】,对整个危险品运输行业的行情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国内油价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国际战争疫情因素+油价总体上涨+运费难涨+国内各地疫情反反复复(加之近日武汉又曝出一例霍乱),在目前大环境下,不免让心生忧虑。运价难涨的同时,全国各省市危险品车辆的限行政策,让卡友们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有卡友表示,在17年到19年的时候,运价还是比价高的,平均月收入有时候会达到1.5万,有时候可能还会达到2万,不仅收入高,还会令很多人羡慕,现在比起来,差的不止一点半点。
还有的卡友说:都好几个月没回家了,只能在外奔波,身上还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不敢转行,更不敢停下休息。尤其是很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更是难上加难。而对于常年在外跑车的卡友来说,面包泡面+风餐露宿已经习惯了,有时候,几天都吃不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谁能体谅货车司机的不容易呢!
▌车多货少,运价降低
运价低,我们试着往上游找找原因。目前疫情大环境下,受影响的不止危化品物流行业,影响更大的还有很多的化工厂,由于停产、限电等等的限制匀速,导货源供给不足,货源渠道不稳定,很多卡友只能去找新的货源。
首先对于一些散户司机来说: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原因,货车司机大多不敢到处乱跑,就怕被隔离,有些时候还得自费隔离,真心是伤不起。
货车司机的货源不稳定,加之车多货少、油价、限行等因素的成本,很多卡友为了抢货源,低价竞争,导致货运环境恶性循环,运费也是不容乐观。车多货少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不拉,自然有人拉。
由于长期处于低价恶性竞争,油价的持续上涨令本来就很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无论在任何行业,价格战的结果往往都是恶性循环,希望物流企业能够尽早走出怪圈良性竞争。
这种情况下,很多车主会选择与供货充足的物流企业合作,通过降低空驶率,来降低成本。通过比较稳定的供货渠道和有计划的运输,提升装载率,优化运输线路,或许可以通过分摊,降低一些油价上涨带来的燃油成本。
为什么卡车司机很少自己接活?一是不太好找货源。二是企业一般都要发票,尤其业务多的企业,都是优先找自己熟悉的老关系户。剩下零散的活,不固定,货源供给也有风险。如果跑长途的活儿,回城来不及配货。
接下来,我们继续聊一聊物流公司的利润分配。
▌物流公司所得利润的不同分配
这两年,油价可以用“飞涨”来形容,不为过,有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的油价水平,已经占到运营成本的50%还要多了,在利润空间上,有很大程度的下滑。
(对上游)
油价上涨,意味着车辆运输成本上涨。而且物流公司合作的上游企业,大多都是一些老客户、长期的固定客户,因为成本临时调整问题,对这部分稳定客户调整,也不太好,所以只能自己承担。(毕竟是金主爸爸)
(对司机)
那这样的话,对以物流运输为生的卡车司机基本同样苦不堪言,不少司机与物流企业签订的是承包运营的合约,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油费、路桥费等大多由司机承担。(当然,车不是自己的话,另当别论)
货车司机的成本,大头就是油费、过路费等等,这两年油价飞涨,毫无疑问,这对司机的运输成本,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在运费没有涨价的情况下,卡友到手的钱减少,长途跋涉好几个月,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很大一部分给了成品油运营公司。
反过来想,物流公司的物流成本,能否转移到上游客户那边呢?
如果油价上涨的成本转移到客户这边,先假如客户愿意承受更高的成本,物流公司收到的钱增多↑,减去涨价了的油价成本,跟以前的成本假如持平的话,理论上,卡友到手的收入不会减少。
但是,这个是我们假设的理想情况。目前化工市场行情也不太乐观,上游客户很大程度上不愿意承担这部分增加的油价成本,因此只能是压缩物流公司的利润,显而易见,这部分的成本压力,最后还是落到卡友身上。
易罐董老师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行业公认的运价标准,同时建立化工物流智能调度平台,希望尽量的消除剥削和内卷,减少空载率,合理调度资源。
最后,真心希望化工物流行业能够有相关部门出来给卡友们主持公道,让这个行业早日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