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越来越明显,亏损面正在进一步扩大。对于化工行业企业来说,现在不是盛夏,而是严冬。内蒙古化工微信公众号了解到,2022年7月下旬,由于全国焦化厂亏损持续扩大,大部分企业降低生产负荷,不少企业已经停产。更为严峻的是,消息人士透露,在焦炭大省吕梁、长治等地4.3米焦炉提前关停,涉及产能高达1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吨焦炭亏损超过300元,而且亏损还在加剧,许多焦化厂提出暂停焦炭发货声明,也停止采购焦煤。为此,全国11个省焦化企业达成意向,联合限产50%。
7月18日,中焦协以视频方式召开市场分析会,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宁夏、江西、安徽、贵州、云南等地的主要焦化企业参加会议。
会议发出警示,目前,焦化企业经营情况十分严峻,全行业遭受严重亏损,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境地,加大限产力度,争取现金流是企业顺利度过当前困难时期的唯一出路。与会企业达成以下共识:
1、全体与会企业即日起限产50%以上,并带动同区域企业共同限产;
2、立即停止或减少全部煤炭的采购;
3、由于焦炭供给大幅减少,优先向信用好、价格高的客户倾斜发货;
4、坚持“不收款不销售”的原则,防范市场风险。
2022年盛夏,焦化企业陷入困境
业内人士告诉内蒙古化工微信公众号,2022年上半年,山西、陕西等焦炭生产主要地区企业平均亏损10元/吨,而2021年同期盈利高达510元/吨,同比下降超过100%。目前市场价格为吨价亏损300元,焦化厂从高盈利陷入持续亏损窘境。
究其原因,主要因素是原料价格上涨,下游钢铁行业需求下滑,焦炭利润被压缩为负数。特别是在2022年5-6月价格回调的过程中,焦化企业的开工意向也不断下滑,开工负荷不断降低。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后,全国焦炭产量因为亏损问题出现了主动减产的举动,供应量再次下降。2022年6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448万吨,同比下降3.58%;2022年1-6月,全国焦炭产量20418万吨,同比下降2.80%。
预计2022年下半年,焦炭市场供需格局还将维持疲弱,且成本也保持高位运行,焦化企业利润修复艰难,预测,未来几个月需求面低迷难以改观,焦炭企业降负荷、停产,波及范围还会有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