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考察时与卡车司机代表亲切交谈,并再三叮嘱政府各职能部门多听取来自一线从业者的意见,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稳中向好,但卡车司机的从业环境却每况愈下。无论是货运市场恶意压价行为,导致卡车司机丧失议价话语权,还是排放标准、限行政策不断加严,使得卡车司机举步维艰,抑或是“公路三乱”等问题,都长期困扰着卡车司机群体。
“不仅被偷油偷货,后处理也遭遇黑手”
事实上,卡车司机在货运途中遇到的“坑”还不止这些。
“跑活儿过程中,最怕被‘油耗子’盯上。”谈到在高速服务区被偷油的经历,来自广东的卡车司机金师傅是相当的郁闷。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在韶关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时,遇上了偷油贼,在他离开车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满满的一箱油被偷得干干净净,直接损失约3500元。
据金师傅介绍,一般“油耗子”都是开着改装过的套牌面包车来偷油,靠近货车后,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人用自制扳手将货车的油箱盖撬开,再把油管插入油箱内抽油。还有的不法团伙直接选择在油箱上打洞,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让卡车司机损失一箱油,还要花上千元补油箱,可以说是双重打击。
为了防止“油耗子”偷油,卡车司机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依旧防不胜防。“平时,卡车司机不愿进服务区,并不是不想休息,而是怕被‘油耗子’趁虚而入。一箱油好几千元钱,2~3分钟就被偷个精光,而我们跑一趟活儿也就挣个千八百块钱。如果停车时油真的被偷了,这一个月就基本相当于白干。”山西卡车司机刘闯介绍说。
“我现在到服务区都会给停车场保安20块钱,他们会登记主车和挂车的车号,并尽可能地保证车上的油、货物、轮胎不被偷。”卡车司机蒋师傅表示,尽管运输从业者十分厌恶这种“收保护费”的行为,但他们只能被迫接受,毕竟花20元钱就能换个车、货平安。
偷油贼已成为货运行业的毒瘤。近年来,虽然各地警方针对偷油现象展开严打,但这些“油耗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獗,而且还将目标转向重卡后处理装置。记者了解到,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卡车司机不仅要看管好自己的油箱和货物,还要提防后处理装置被盗。
“由于国六后处理装置中的贵金属可以再利用,而且回收价值高,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就打起了它的主意。如果将这些贵金属提炼出来,找到销路的话,将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买卖。不过,对于卡车司机来说,购买国六重卡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假如后处理装置再被盗走、倒卖,则更让他们雪上加霜。”蒋师傅说道。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卡车司机表示,他们在服务区遇到的奇葩事儿还远不止于此。
日前,一名卡车司机途经广州云浮葵洞服务区,打算检修车辆时,遭到服务区汽修店员工的阻拦。期间,该司机为了避免正面冲突,一直保持克制,但汽修店员工却不断挑衅和威胁司机。卡车司机被逼无奈,只好报警处理。
该事件一经网络曝光,便引起了业内的热议,不少卡车司机向记者反映,像这样占服务区为王的“黑店”不止一家。
“现在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都存在强迫交易甚至是钓鱼交易的现象。卡车司机面对这类不合理收费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认栽,如果据理力争,说不定会引来更多麻烦,比如有些车主曾因为对修车费提出疑义,进而产生了不必要的纠纷。”山东卡车司机刘峰表示,高速公路是由正规机构和部门去管理的,商家想要入驻服务区,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或者招标。而商家之所以敢收取天价服务费,是因为他们向某些人打过了招呼,即便车主打投诉电话,也不会给予明确回复。
逐利执法为哪般
除了无孔不入的“油耗子”和服务区的“恶霸”维修店员,运输道路上的“拦路虎”和“吸血虫”,也把卡车司机折腾得身心俱疲。
304国道甘旗卡段,被称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南大门”的出入口,但它一度成为了过往卡车司机的“难关”。2018年盛夏,卡车司机孙师傅途经304国道甘旗卡收费站附近时,被一行人拦下,要求他缴纳3000元的月度“保道费”。为了能够顺利通行,孙师傅只能交钱了事,几分钟后,在没有称重、检查的情况下,他驾驶的货车就被收费站放行了。据了解,如此办理“月卡”的卡车司机不在少数。而这正是当地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所所长的手笔。在其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中间人收受过往车辆“保道费”,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大开“方便之门”,先后向个体运输者索贿266万余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在治超治限工作中,确实有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取超载货车费用的情况。”山东梁山卡车司机邵峰介绍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数卡车司机认为,罚款的目的是让司机守法,而不是创收。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道路交通公职人员随意拦截、扣留证件、执法态度恶劣,借机“吃拿卡要”,这违背了法规制定的初衷。
司机合法维权要掷地有声
运输环境带来的诸多不稳定性、收入不确定性以及社会地位低等因素,让不少卡车司机主动离开了货运行业,也劝退了不少“年轻血液”的加入。
近期,货运行业曝出“北斗定位系统掉线”、“司机请求复磅遭拒”等事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近日,交通运输部针对执法人员“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见》,其中公布的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明确,严禁漠视、侵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禁止随意扣留车辆、证件或财物,严禁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车辆,严禁以罚代管、一罚了之,严禁趋利执法、以权谋私,严禁粗暴执法、未经查实案件事实做出处罚决定以及严禁无执法证件从事执法。
“近来,交通运输部多次发文维护卡车司机的权益,清理不合理处罚乱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卡车司机的生存环境。不过,道路货运行业经营主体众多、流动性强,加之行业新老矛盾交织,各种利益相互博弈,所以还需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详尽的细则,厘清责任主体,不要让整改严于表面。同时,还需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尽职尽责、依规办事,让政策掷地有声,才能更好的改变货运行业恶性竞争的现状。”中汽传媒总编兼中汽卡车兄弟俱乐部创始人杨金国表示。
“从根本上整肃货运市场,需要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从制度上对卡车司机的切身权益进行维护,以提升卡车司机的社会地位。同时,利用调控机制让货运行业恢复正常的利润水平和运行秩序,这才是改善卡车司机生存现状的根本方法。”物流行业专家刘畅表示,政府部门在加强引导和管控的同时,广大卡车司机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市场上的违法敛财行径。
此外,从长远来看,解决卡车司机生计问题,一方面应加强该群体的工资、保险等保障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职业教育、社会保障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下功夫,改善货运从业环境,提高卡车司机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