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9氟化工大事记盘点! 2019-12-31 15:51:43   来源:易罐

2019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新增了许多产能,部分高端氟材料实现了国产化,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依然很高。虽然今年的经济形势较严峻,部分氟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不论是市场行情信息或是宏观政策,都揭示了我国氟化工行业已更大程度地与国际接轨的事实
本文挑选了2019年有代表性的大事件,与读者们一起回顾我们这一年,希望能抛砖引玉地引发各位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多种高端氟材料实现国产化
2019年,在许多专业人士的努力下,我国的这两种高端氟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
  • 5月30日,由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工业强基项目——2000吨/年全氟己酮新建项目通过了浙江省经信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公司在全氟己酮灭火剂生产和供应上的垄断,实现全氟己酮灭火剂的国产化。全氟己酮是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灭火剂,其GWP值是老一代灭火剂产品七氟丙烷的1/3500,而中化蓝天是全球第二家具备全氟己酮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树脂(ETFE)同时具有PTFE树脂的耐温、耐介质、耐老化性能和FEP的可热塑性加工特性,是重要的高附加值含氟聚合物,在线缆绝缘、薄膜建筑、化工防腐、新能源、军工国防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曾经ETFE是一种依赖进口的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但在2019年6月,东岳集团完成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树脂(ETFE)开发项目在山东淄博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开发的ETFE树脂已实现国产化应用,形成了DS405、DS4051和DS406三个系列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韩贸易争端为中国氟化工企业带来机遇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通知将限制对韩国出口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高纯度氢氟酸,对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实施了“精准打击”。由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工艺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工艺确定以后,制造商极少会调整材料供应商,而此次贸易摩擦给了中国产电子级氟化氢进入产业链的机会
据公开资料报道,台湾的侨力化工从去年就开始向部分韩国企业供货;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打开了韩国市场,实现批量出口;滨化集团与韩国企业签下了电子级氢氟酸的批量订单。而日本森田新材料,则与三美股份合资在中国建了2万吨/年蚀刻级氢氟酸并12月实现了试生产,今后将向三星等韩国半导体制造企业供应在中国工厂生产的高纯度氟化氢。
锂电用氟材料大量扩产
今年年初,以欧盟宣布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把超过1000亿欧元的资金投入到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锂离子电池组供应链中。这只是相关势力重视锂离子电池的一个代表事件,其背后是全球锂电池不断扩张的市场份额
2018年6月,日本吴羽宣布对PVDF生产线进行改造,建设年产2000吨新型PVDF装置,新的PVDF柔软性和粘着性更佳,适合作锂电池粘合剂。
今年10月,阿科玛(Aekema)宣布将提升其常熟工厂专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高性能聚合物PVDF的产能约50%。
今年12月,索尔维(Solvay)宣布将在江苏常熟的生产基地,把高性能聚合物Solef PVDF(聚偏氟乙烯)生产能力提高一倍以上,以巩固索尔维在锂电池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国际巨头拥有更发达的技术和更灵敏的嗅觉,他们的扩建进一步映证了全球汽车用锂电池的市场即将爆发。
行业巨头布局氢能源领域
根据《全球市场洞察》的研究报告,燃料电池市场将从2018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0亿美元,多个氟化工企业在政策鼓励下积极布局氢能源领域。
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被称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芯片”,目前的研究表明只有全氟的质子交换膜才能胜任氢燃料电池的要求。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用质子膜批量制备的企业,东岳集团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而东岳集团所处的山东省桓台县被冠名为“中国膜谷”。
另一个中国氟化工领军企业——巨化股份则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签约,以推进氢能源在制造业的示范应用中日氢能示范工程拟在巨化所属厂区及周边地区共同打造氢能智慧产业园,建设包括低碳工厂、低碳学校示范应用,可再生能源、氢能源在工厂和学校的示范应用及光伏发电、大功率固定式氢燃料电池发电、氢油混合燃烧发电、高低压氢储运,电氢置换、氢的纯化等技术、方式的创新示范应用。
多种PFAS产品将被逐步淘汰
全氟和多氟烷烃(PFAS)类物质很难自然降解,且多种PFAS类物质被证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逐渐被环境机构纳入监管范围。
今年5月,参加《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的各国政府同意将全氟辛酸(PFOA)列入公约附件A。该决定要求各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消除PFOA的生产和使用”。
今年10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POPRC)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的风险管理评价报告(附件F审查),建议将该类物质列入附件A且不设任何特定豁免。
今年12月,欧盟多个国家宣布计划2030年逐步淘汰所有PFAS类物质,并提醒道:在土壤和水中的流动性极高,要处理环境中这类化合物将花费昂贵的代价。
欧洲加大力度打击非法HFC进口
在欧盟致力于各成员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非法进口到欧盟的氢氟碳化物已形成猖獗的黑市,对气候造成的危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环保人士的呼吁下,欧盟各级监管机构开始重视打击非法HFC进口。从进出口数据差额分析,欧盟的专家认为这些非法供货链的源头是中国
据了解,欧盟计划将从2020年起引入一套全欧统一的电子系统,自动审核进口商是否进行了登记注册,并向气候保护部门举报那些涉嫌不具备进口许可的商家。
中国政府加强打击非法臭氧层消耗物质
今年是中国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30周年,生态环境部相关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把严格执法作为巩固履约成果的重要保障,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涉臭氧层物质(ODS)非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于今年10月曾批准《组合聚醚中HCFC-22、CFC-11和HCFC-141b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组合聚醚中CFC-12、HCFC-22、CFC-11和HCFC-141b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测定 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2月份,生态环境部又发布《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官方的态度非常鲜明,后对于涉臭氧层物质非法行为的打击将更为严格。
中国取消禁止外商投资萤石勘查开采的规定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分别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提到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钼、锡、锑、萤石勘查开采的规定,鼓励外资参与高质量发展。
磷矿副产氟资源引关注
我国的磷资源利用已经迈入了以中低品位磷矿开发为主的时代,合理科学地开发中低品位磷矿已成为磷资源综合利用重要关键技术之一。我国80%以上磷矿用于生产磷肥,每年副产氟硅酸超过150万吨,瓮福集团利用氟硅酸制无水氢氟酸的成功案例已经引起了磷化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今年6月,开磷控股集团和瓮福集团强强联合,组成了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预计明年年初该集团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氟资源供应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路线合成无水氢氟酸的成本极低,有财经分析人士估算其成本约4000元/吨,这对于萤石法制氢氟酸将是巨大的冲击。
结语
2019年匆匆而过,本文中的盘点只是小编关注到的氟化工行业代表事件,但大家应该能感觉到:发展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随着我国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未来中国企业即使在“家门口”,也已经站在了国际赛道上。挑战会很多,机遇会更多,愿2020年会更好!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