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北京市延庆区妫川路某路口。夕阳斜照,路口车辆各行其道,一切显得很平静,不过是普通的周二下班傍晚。一辆大货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它夹杂在车流中,右转指示灯不断闪烁,借着绿灯之势在路口向右转弯;其身后,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士正在直行通过。一场不期而遇在瞬间发生,骑电动车的女士被卷入大货车的右前轮下……此时,大货车刹车灯亮起,司机白某显然意识到了问题,但为时已晚。
在这起事故中,大货车司机白某,在转弯的过程中未及时避让直行的电动自行车,从而引发这起交通事故。虽然大货车内轮差、视线盲区等客观情况确实存在,但作为转弯车辆,首先要避让直行车辆和行人,按规定让行;同时也要尽到降低车速、仔细观察以确保安全行车的义务。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至2019年近5年第四季度的重大事故中,50%是由货车肇事导致。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在涉及大型车辆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中,内轮差和盲区引发的事故占70%以上,死亡率超过90%。明明车头都过去了,怎么还会剐蹭到?这就要聊到大货车的“内轮差”问题了。什么是“内轮差”?它是指车辆转弯时,内前轮的转弯半径与内后轮的转弯半径不在同一条轨迹上,两者之差为内轮差。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图中红色区域,就是传说中的“死亡弯月”……
没听明白?不要紧!你只要知道大货车前轮可以绕过某一物体,而后轮绕不过去就行。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货车司机的视线盲区,如果有人主动或被动进入,那将感受到什么是 “碾压”。

对货车司机来说,转弯前应及时减速,多观察周围情况。转弯时,应尽量转大弯,与人行道、马路牙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此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装盲区摄像头或者凸面小圆镜,减少视觉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