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这么牛,有什么用? 2020-11-27 15:56:03   来源:易罐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北斗,在政治、经济有其重要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它有什么用?我们出行可以乘坐的共享单车、公交车、网约车,点外卖的app、直播、网购等数不清的领域里,北斗服务着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曾说:“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

那么,北斗是如何服务货车司机的呢?

北斗,疲劳驾驶的监督者


北斗现已成为重卡车型的标准配置,它可以提供精准的导航线路,还能监督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的重任。它可以根据车辆产生的位移反推出车辆运行时间,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车时间,上报交管部门进行疲劳驾驶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条例规定,不得出现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超过时限,则会被默认为疲劳驾驶。



因此,有的卡友为了赶时间,就选择不激活北斗或者行车过程中关闭北斗。但是,这同样会遭到处罚,最高处以5000元罚款!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

(二)伪造、篡改、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的。


这样一来,就让很多卡友不敢疲劳驾驶,营造了更好的货运环境。但是,很多卡友却苦北斗久矣!为何?




在很多卡友看来,北斗的存在是没什么意义的,自身安装的费用就算了,投入使用后每年还要缴纳上百块服务费。最主要是存在漏洞,每年因为它扣分罚款的不在少数。


比如有时堵车,货车在高速上无法进入服务区,车辆运行速度较小,但北斗仍然在计算驾驶时间,就很容易让一些卡友“被迫疲劳驾驶”。




此前有资深卡友直言北斗存在3个问题:


第一,到3个半小时报警之后,如果此时离服务区和下个出口特别远,应急车道又不能违停,那就很难避免行车记录仪上会有超过4小时但疲劳驾驶记录。


第二,如果不是在高速上,而是在国道上面堵车,该如何取证?因为堵车很容易就会超时,这个如何界定呢?这种情况也判定为疲劳驾驶是否公平?


第三,目前很多司机装的北斗,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卡明明插进去了,信号错误显示没插卡。还有的就算老老实实停车休息,调取的记录上还是有问题。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应该由司机来买单。




这几个实际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卡友本来不想疲劳驾驶,但却还是不得已有了超4小时的记录。而动辄扣6分罚款2000的处罚,让卡友们实在难以招架。为今年本不景气的行业雪上加霜!


疲劳监测系统,出路在何方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院长贺林认为,利用卫星定位来判断疲劳驾驶,其科学性是有待进一步探讨、验证的。因为每个人的体制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精力旺盛,有的人精力不旺盛,不能简单的只用参数来鉴定。因此,他认为国家在制定有关方面的政策时应当做出些合理的弹性范围调整。




还有的卡友希望引入其它电子监控设备来辅助北斗进行疲劳监测,例如短途行驶(200公里)免于监控,24小时内总驾驶里程数超过10个小时强制进行长时间休息等,在保证物流运输的时效性的同时,也可以让驾驶员可以休息的更好。


以北斗定位系统作为疲劳驾驶数据来源,其面临的准确性以及人性化的挑战不小,希望有关部门在治理“疲劳驾驶”时,可以酌情考虑卡友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处罚。

推荐资讯 :

易罐

安全易用的罐车运输平台
APP内打开
×

联系我们

请选择系统

您是如何知道易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