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斗,1000个卡友就有1000种吐槽方法,说是为了督促驾驶员疲劳驾驶,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北斗数据监测
违法成本变高
车辆上安装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根据车辆产生的位移反推出车辆运行时间,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车时间,上报交管部门进行疲劳驾驶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条例规定,不得出现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也就是说,开车4小时之后未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不足20分钟,则会被默认为疲劳驾驶,公安交管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依据最新的处罚标准,被查处到疲劳驾驶,普货运输人会被扣6分,危货运输人则会被扣除12分,另外还会有200元的罚款。从卡车司机最看重的驾驶分数入手,提高违法成本,或许是交管部门所能想到的最有效的遏制司机疲劳驾驶行为的办法。
而有一部分卡友为了缩短车辆的运输时间,选择不激活北斗或者行车过程中关闭北斗,这些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不得篡改卫星定位装置数据之规定。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项: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整改违法行为。
也就是说,北斗并不是你想关就能关的,行车过程中不开启北斗系统,最高会处以5000元的罚款。
疲劳驾驶,除了扣分罚款外,每年的车辆保险费用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据某卡友所在车队称,保险现在对投保有评分要求,北斗评分不达标的均不予投保或保费上调。如果消息属实,这也是从另一方面增加了违法成本,让驾驶员不敢轻易疲劳驾驶。
北斗作为一个设备,它执行的都是命令性的语言,没有所谓的弹性时间,只要超过4小时未休息,系统默认为疲劳驾驶,如果偶遇堵车,虽然车辆运行速度较小,但是北斗仍然在计算着驾驶时间,这种计算模式也是让卡友有些吃不消。
物流运输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在疲劳驾驶惩处力度非常大的情况下,有驾驶员会选择双人行车,由两个人换着开车,但是有驾驶员反映,北斗也有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多种驾驶员卡的情况,双人行车也有可能面临疲劳驾驶的风险。
北斗厂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在3个小时内进行换卡操作,北斗系统可能才会重新进行读卡。这也就是说,如果卡友想要实现人停车不停,单个驾驶员驾驶时间最好维持在3小时以内。
北斗监测疲劳驾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卡友进行停车休息,缓解行车过程中的疲劳感,但是在高速上,可以停车的地方只有服务区,而遇到节假日等车辆运行高峰期,服务区的停车位根本就不够用,去哪停车休息成为了司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最后,小宝想说,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有很多,也并不一定是卡友主观愿意的,希望有关部门在治理“疲劳驾驶”时,可以酌情考虑卡友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处罚!对于疲劳驾驶,卡友怎么看呢?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