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位运输苹果蕉的卡友,在经过云南大营收费站时,被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双方就是否应该收过路费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收费站工作人员认为,这位卡友运输的货物不是香蕉,而是芭蕉;而卡友认为,他运输的是苹果蕉,途经的广西、贵州等地都按照绿通处理,唯独大营收费站要收1066元的过路费。
双方僵持不下,但最终这位还是交了1066元的费用。
7月9日,大营收费站公开回应此事,称文件中只有香蕉是绿通,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文件执行,没有问题!
事情一经爆出,就持续在网上发酵。
公开回应一天后,上门道歉全额退款
大营收费站公开回应仅1天后,这件事情就发生了大反转。
7月10日,工作人员登门向卡友道歉,全额退款,并承诺以后苹果蕉都走绿通。
团长觉得这件事情既荒诞又可笑。你这前脚收了钱,后脚又把钱退了,是把执法当过家家了么?如果没有形成舆论压力,没有受到广大网友的谴责,会登门道歉乖乖把钱退了吗?恐怕再次见到卡友,又是收人家过路费的时候吧。
卡友们在拉绿通时,为了保证蔬果的新鲜,有时甚至于疲劳驾驶,冒着生命危险赶路。而随便一个收费站拦下来收过路费,卡友就得乖乖交钱。
因为不交这笔钱,就可能损失一整车的货物,因此卡友心里哪怕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团长觉得,国家的“绿通”政策,本来就是惠及民生的好事情。执法人员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应该以人为本,灵活执法,而不能把罚款当作执法的唯一目的。
同时团长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尽快增加更为细致可实操的条例,避免一些执法人员在执行政策时别有用心,出现“菜不是菜,果不是果”的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