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现阶段长途驾驶司机,80%以上总计驾驶时间超过12个小时,“加班”成了卡友的常态;前不久公安部发布的《新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卡友的驾驶时间限定在了每天8小时。那么,不加班的卡友,还有钱赚吗?
工作时间减少,更多司机或将上岗
据悉,目前很多高效物流几乎是人歇车不歇,以往一个司机按12小时排班,双班倒的司机2个人就够了,但实行8小时驾驶时限,司机必须提升到3个人,特别是对于快递、冷链、绿通行业的运输公司来说,无疑需要招募更多的B2驾驶员。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上涨和工作强度的下降,运输行业或将吸引更多特别是年轻人的加入,对缓解目前卡车司机年龄断层、老龄化严重等情况有所帮助。
告别行业“内卷”,运费或将“尊严式”上涨
目前运输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恶性竞争,许多卡友几乎是“给钱就拉,装卸都管”,辛苦一个月仍然收入平平,行业陷入“内卷”。施行8小时工作制后,司机在接活的时候必定会考虑运输时效和成本,思考如何在固定时间赚更多钱,不再“低价、盲从、没尊严”式地接单。
这种理性抉择可能会为卡友带来尊严和地位的提升,因此我们或许能够等来运费的上涨,让卡友摆脱辛苦却难赚钱的从业现状。
如果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执行,很多卡友抛出灵魂拷问:开车行至高速路中,却发现时间不够到达下一个服务区,又没办法停车,怎么办?
任何政策的推广必定会有配套措施的支持,例如为了推广“三孩”政策,国家取消了社会抚养费,增加了女性的产假等。8小时新政亦是如此,未来我们或许会迎来增设服务区,设立卡车临停点等措施;而目前已经有重卡企业在各地建设卡车临停休息站,例如国内民族重卡品牌上汽红岩,从去年开始在全国主要运输干道上设立“红岩驿站”,为卡友提供免费停车和食宿,目前已经正式投运了60多家“红岩驿站”。
所有新政在施行初期都会有“阵痛”。“8小时工作制”新政施行后,卡友们或许有一段时间的收入会因工作量减少而下降,但将目光放长远,我们或许会迎来一个更规范、更健康发展的运输市场。